聯(lián)系我們
地址:慶市川區(qū)衛(wèi)道(原雙竹鎮(zhèn))
13983250545

信:ycsh638

QQ:469764481
郵箱:ycsh6318@163.com

魚名稽考:選取一個字代表魚類的某種特征,再加上或替換為魚字旁

發(fā)表時間:2023/11/30 21:52:29  瀏覽次數(shù):3467  
字體大小: 【小】 【中】 【大】
西南漁業(yè)網(wǎng)-豐祥漁業(yè)網(wǎng)秉承:求是務實不誤導不夸大不炒作!水產(chǎn)專業(yè)網(wǎng)站為您提供優(yōu)質(zhì)服務!【鄭重提醒】:本站所有文章,如需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否則謝絕轉(zhuǎn)載!!謝謝合~
市場在變,我們的誠信永遠不會變!

授人以魚,考人以鱽鱾鲀魷鲃魴鲉鲌鲄鲆鲅鲇鲏鲊鮒鮐鱸鮑鱟鲝鲘鲙鲗鲓鲖鲞鮫鮚鱭鮮鱘鮪鮞鮭鯀鲬鲪鯽鯇鰹鯊鱺鰱鯉鯁鰣鰷鲺鲯鲹鲴鯰鯧鯪鯖鯢鯤鯫鯡鯔鯛鯨鳋鳊鳁鳀鲾鲼鳈鳉鰓鱷鲿鰉鳂鰒鰍鰈鰲鳒鰨鰥鳑鰩鰭鳘鳛鱈鰳鳙鰻鳚鰾鱉鱖鱒鱗鱔鳡鳠鱧鳣鳤。作為螃蟹名字的姊妹篇,今天我們就來說說這些魚字旁生僻字的故事。

中國先民依水而居,因河而興,魚類作為重要的蛋白質(zhì)來源,自然早早就被認識及利用。文字出現(xiàn)之后,魚字很快就有了自己的形象。

(魚字的演變)

隨著社會發(fā)展,以及生活需要,對魚類的認識和利用與日俱增,古人開始采用形聲造字法對不同魚類加以命名區(qū)分。所謂形聲造字法,即左邊為魚字旁,代表形,右邊為聲旁,代表讀音(秀才念字念半邊),最終約定俗成,形成了這些各異的生僻字。

從聲旁的選取來看,古人對于各色魚類已有了相當?shù)恼J識,一般選擇體型體態(tài)、花紋顏色和生活習性的特征再加以聯(lián)想作為命名的依據(jù)。簡單說來,即選取一個單字代表魚類的某種特征,再加上或替換為魚字旁,讓我們來看些具體例子:

01根據(jù)體型命名

(mán)

得名于曼,曼者,長也。張舜徽《說文解字約注》記載“鰻之言曼也,謂其體引長也。魚長謂之曼,猶長發(fā)謂之鬢也”。

鯇(huàn)

因身型長圓得名,清·李元《蠕范·物性》解釋“鯇也,草魚也。似鱒而大,形長身圓,肉厚而松,有青白二色。其性舒緩”。

鮆(jì)

指的是身型像刀的魚,見于《山海經(jīng)·南山經(jīng)》:“注于具區(qū),其中多觜魚。"注:“鮆魚狹薄而長,頭大者尺余,太湖中今饒之,一名鱽魚?!边@里說的就是大名鼎鼎的長江三鮮之一的刀鱭,鱭字應是由鮆演變而來。

魴(fáng)

從方,形容其體型近乎方形。名稱始見于先秦,《詩經(jīng)·小雅·采綠》中就有“其鈞維何,維魴及鱮”的詩句。

鱵(zhēn)

從箴,意為針,指的自然是鱵魚延長如針狀的下頜。名稱最早見于《山海經(jīng)·東山經(jīng)》“只水出焉,而北流注于湖水,其中多箴魚,其狀如鰷,其喙如箴”,這里指的應是淡水的間下鱵,后沿用到海水近親上,如明·屠本畯在《閩中海錯疏》中記載“鱵狀如鰷,其喙如針”。

鰈(dié)

名稱最早見于漢代,《說文新附考·魚部》記載“鰈,比目魚也。從魚枼聲”,枼指的是樹葉或薄木片,形容鰈魚體型扁平,好似樹葉。

02依據(jù)花紋顏色命名

鯉(lǐ)

得名于其鱗片,鱗有紋理,稱鯉。明·李時珍《本草綱目·鱗三·鯉魚》記載“鯉,鱗有十字紋理,故曰鯉”。

鱧、鱺(lǐ、lí)

均指黑色的魚,以體色得名?!墩f文》記載“鱺,魚名”,張舜徽在《說文解字約注》中解釋“鱧即鱺也,鱧鱺音同,實一詞耳”。

鮐(tái)

得名于其體背花紋,《爾雅·釋詁·鮐背疏》記載“老人皮膚消瘠,背若鮐魚皮也”,老人皮膚瘦而斑駁曰鮐,鮐魚背部花紋神似老人皮膚,由此得名。這也是成語鮐背之年的出處,意為九十高齡。

03根據(jù)生態(tài)習性命名

鰱(lián)

“鰱,好群行,相與也”,清·童岳薦《調(diào)鼎集·水族有鱗魚·連魚》考證為“習同類相連而行,故名”,得名于連,因其集群游動的習性。

鲏(pí)

得名于依傍而行的特點,明·李時珍《本草綱目·鱗部》記載“世俗所謂鳑鲏鯽也。似鯽而小且薄,黑而揚赤。其行以三為率,一前二后,故名”。

鲇(nián)

源于黏,因體表黏滑而得名,清·郝懿行注解《爾雅》時提到“鲇,言其黏滑也”。

?(téng)

名稱始見于《山海經(jīng)·中山經(jīng)》“合水出于其陰,而北流注于洛,多?魚,狀如鱖魚,居逵,蒼文赤尾”。?同藤,形容身型細長,但與現(xiàn)今稱呼的?魚特征不符。陳萬青老師采信《廣韻·平登》的說法“?,魚名,或作(魚泰)”,指的是?魚潛伏海底捕食時的泰然之狀。

鲅(bà)

鲅字從犮,通撥、跋,指的是鲅魚尾巴左右擺動、快速游泳的特征,清·郝懿行在《記海錯》中記載“登萊海中有魚,灰色無鱗,有甲,形似鮐而無黑文,體復長大,其子壓干可以餉遠,俗謂之鲅魚”。

鰨(tǎ)

得名于其貼于海底泥沙之上的習性,《正詞通·魚部》記載“鰨,音塔,薄魚(貼)土而行者?!?/span>

引進近代科學之后,這些造字在翻譯正式中文名時因其傳統(tǒng)而得以保留,同時老一輩學者也展現(xiàn)了自身深厚的文學功底,共同造就了許多富有中國特色的名字,讓我們再來看幾個例子:

1.娥眉條鰨Zebrias quagga

“何事西宮楊柳月,一彎猶似妒娥眉”,娥眉指的是細長而彎的眉毛,娥眉條鰨雙眼后方各有一條細長的皮瓣,由此得名,此特征也是其與同屬日本條鰨、帶紋條鰨區(qū)分的重要標志。同時娥眉也代指美麗的女子,娥眉條鰨憑借其鮮艷的體色與花紋,在溫帶海域堪稱“北方有佳人,遺世而獨立”了。

2、新月錦魚Thalassoma lunare

Thalassoma源于希臘語,Thalas海洋,soma則是身體,合指體色如海水般,可惜如此描述遠不足以展現(xiàn)此屬豐富多彩的體色特點。錦字一字,反倒有了無限的聯(lián)想空間。

3、川紋笛鯛Lutjanus sebae

眼睛、身體中間及后方的三道條紋,構(gòu)成一個漢字的“川”字,由此得名。

4、七星底燈魚Benthosema pterotum

“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帶刀”,七星形容的自然是燈籠魚類體側(cè)標志性的發(fā)光器了。

5、玳瑁石斑魚Epinephelus quoyanus

“足下躡絲履,頭上玳瑁光,用以形容如玳瑁龜甲般排列的格狀花紋。

6、髭縞蝦虎魚Tridentiger barbatus

髭指的是嘴邊濃密的胡須,這里用來形容頭部密集的觸須,再合適不過。

7、毛躄魚Antennarius hispidus

躄字指的是走路一瘸一拐的蹣跚模樣,躄魚因其胸鰭基部的柄狀肌,可以依靠胸鰭支撐自身在海底爬行,以躄字形容其邯鄲學步的姿態(tài),再貼切不過。

(躄魚五體著地式的運動姿態(tài))

參考資料

* 陳萬青,謝紅芳,陳馳,肖建良?!逗ee溯古——中國海洋脊椎動物考釋》,中國海洋大學出版社

* 王永雪。《說文·魚部》魚名命名理據(jù)研究,河南師范大學

* 李海霞。漢語常見魚名命名考據(jù)

(來源:海錯拾遺)

(注:本網(wǎng)易號"養(yǎng)魚第一線"歡迎您的光臨!本文僅供參考和交流!內(nèi)容和圖片大多來源于網(wǎng)絡資料,如有異見請告知,侵權(quán)可刪,歡迎指正和留言討論,如有不同見解或者內(nèi)容補充請私信或留言或評論分享!)

聲明:轉(zhuǎn)載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與本網(wǎng)聯(lián)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養(yǎng)魚第一線”微信公眾訂閱號

關(guān)"養(yǎng)魚第一線"微信公眾帳號和養(yǎng)魚第一線劉文俊視頻號!將會定期向你推送本號信息將為你精誠服務!

文章評論
發(fā)表評論:(匿名發(fā)表無需登錄,已登錄用戶可直接發(fā)表。) 登錄狀態(tài): 未登錄,點擊登錄
電腦網(wǎng)址: http://dollarslicenewyork.com 地址:重慶市永川區(qū)衛(wèi)星湖街道  手機網(wǎng)址:http://m.yc6318.cn
重慶市永川區(qū)雙竹漁業(yè)協(xié)會,重慶市永川區(qū)水花魚養(yǎng)殖專業(yè)合作社,重慶吉永水產(chǎn)品養(yǎng)殖股份合作社,重慶市永川區(qū)豐祥漁業(yè)有限公司
本站聯(lián),微信:ycsh638,QQ:469764481,郵箱:ycsh6318@163.com

ICP網(wǎng)備案/許可證號渝ICP備2020014487號-1

渝公網(wǎng)安備50011802010496號

誠信共建聯(lián)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