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lián)系我們
地址:慶市川區(qū)衛(wèi)道(原雙竹鎮(zhèn))
13983250545

信:ycsh638

QQ:469764481
郵箱:ycsh6318@163.com

17世紀的北美“捕鯨人”,沒有冰箱,那么多鯨肉能吃完嗎?

發(fā)表時間:2021/02/16 02:14:09  作者:七追風  瀏覽次數(shù):1415  
字體大小: 【小】 【中】 【大】
西南漁業(yè)網(wǎng)-豐祥漁業(yè)網(wǎng)秉承:求是務實不誤導不夸大不炒作!水產(chǎn)專業(yè)網(wǎng)站為您提供優(yōu)質(zhì)服務!【鄭重提醒】:本站所有文章,如需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否則謝絕轉(zhuǎn)載??!謝謝合~
市場在變,我們的誠信永遠不會變!
17世紀的北美“捕鯨人”,沒有冰箱,那么多鯨肉能吃完嗎?

20世紀初的南極捕鯨站

1620年12月6日,剛剛登陸北美大陸沒幾天的“五月花號”上的殖民者,派出了一小隊人,去考察是否有更合適的定居點。

這群人劃著小船,沿科德角內(nèi)側(cè)的海岸向西而行。傍晚時分,他們看到岸邊有十幾個印第安人,正圍著一個黑乎乎的東西忙活著??吹街趁裾叩男〈絹碓浇@些印第安人加快了動作,跑前跑后的在收拾什么東西,然后就鉆進樹林不見了。

殖民者把小船拉到岸邊,因為不敢在黑暗中行動,所以就在旁邊隨意搭建了一個小營地過夜。第二天一大早,殖民者來到印第安人忙活的地方,發(fā)現(xiàn)“沙灘上躺著一條體型巨大的死魚”,而前面的小海灣里,還有兩條同樣的死魚。這種魚“大約五六步長,身上有大約兩英寸厚的脂肪層,肉質(zhì)和豬肉差不多”。

17世紀的北美“捕鯨人”,沒有冰箱,那么多鯨肉能吃完嗎?

殖民者與印第安人

印第安人已經(jīng)把魚肉切成一條一條的,其中一些因為慌亂還留在原地。歐洲人給這種大魚取了很多名字,它就是現(xiàn)在人們熟知的領航鯨。這是一種體型相對較小的鯨類,它們肯定是不小心擱淺在這里的。

17世紀初的北美東海岸,可以看到大量的鯨類。但是,最初的殖民者卻沒有選擇捕鯨。

其中的原因很簡單,這些清教徒根本沒有攜帶什么漁具,連捕撈鱈魚都成問題,更別說鯨類了。在這之后很多年時間里,都沒有北美殖民者捕鯨的記載。一直到17世紀中葉,他們才開始在近海區(qū)域進行捕鯨。


下面具體看看,當時的人們是如何捕鯨的。

17世紀的北美“捕鯨人”,沒有冰箱,那么多鯨肉能吃完嗎?

17世紀歐洲的捕鯨者

按照目前學者的推測,北美最早的捕鯨者應該是印第安人。何塞·德·阿科斯塔在1590年出版的《西印度群島歷史》中,詳細描述了佛羅里達海岸附近的捕鯨活動。書中說,當印第安人發(fā)現(xiàn)鯨之后,就會劃著獨木舟靠近,其中一個印第安人會直接跳到鯨的身上,同時“向鯨的鼻孔(噴氣孔)……里插入一根鋒利堅硬的木樁”。此時,鯨就會痛苦的翻身、拍打海水、向深處游去,但很快又會浮出水面——神奇的是,那個印第安人能緊緊的扒在鯨的身上,直到它再次浮上來。

緊接著,這個印第安人又把第二根尖木樁插入鯨的另一個噴氣孔,這樣它就徹底無法呼吸了。然后,印第安人就用繩子拴住鯨的尾巴,拖到淺水區(qū)切開食用。

這種捕鯨方式是不是很離奇?確實很夸張,作者很可能只是道聽途說,所以即便是當時,大多數(shù)讀者也是不相信的。


17世紀北美真實的捕鯨過程,是這樣的。

17世紀的北美“捕鯨人”,沒有冰箱,那么多鯨肉能吃完嗎?

捕鯨者

人們在岸邊搭建了高高的平臺,專門有人輪流在上面值班。一旦發(fā)現(xiàn)海面有鯨的身影,他就會立刻向附近的捕鯨人發(fā)出信號。在每年的11月中旬至次年的4月中旬,會有很多人等待捕鯨,一看到信號,他們就會立刻跳上小船,朝發(fā)現(xiàn)鯨的方向劃去。

一般情況下,一艘小船上有6個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工作。當小船劃到鯨的附近時,船員就會安靜下來,用槳非常輕柔的劃水,避免把鯨嚇走。此時,魚叉手已經(jīng)做好了準備,舉起魚叉擺好姿勢,等待最佳時機。

17世紀的北美“捕鯨人”,沒有冰箱,那么多鯨肉能吃完嗎?

捕鯨場景

魚叉通常都是鐵制的雙頭叉,叉頭長約0.6米,被固定在一根硬木小樹干上。小樹干的粗細要正好讓一個成年人單手抓握,表面經(jīng)常連樹皮都保留著,可以防滑,其長度能達到1.8米左右。

魚叉要綁上繩子,正常情況下繩子長度為200米左右,團成一團放在船里的大盆里。魚叉手必須要小心行事,不能慌亂,最好也不要提前投擲魚叉。捕捉鯨離得越近越好,這樣魚叉手才能使出最大的力氣,讓鋒利的叉頭深深扎入鯨的身體里。


身手靈活的優(yōu)秀魚叉手,還有可能扔出第二根魚叉,更加保險。

17世紀的北美“捕鯨人”,沒有冰箱,那么多鯨肉能吃完嗎?

捕鯨者

鯨一旦受了傷,就會扭動身軀,用尾巴拍打水面。有些時候,那些扎得不深的魚叉,就會被甩掉。不過此時捕鯨人要擔心的不是魚叉,而是自己的性命——因為距離暴怒的鯨太近,那巨大的尾鰭可以輕松把小船拍得粉碎,如果被拍中的是人,十有八九會當場斃命。

此時,船員的捕鯨工作才剛剛開始,因為受傷的鯨會帶著魚叉游走。有些時候,捕鯨者會在繩子的這一端綁上一塊巨大的浮木,這樣鯨就很難潛入深水,會慢慢耗盡力氣。不過小船必須緊跟著浮木才行,一旦跟丟了就意味著白干一場。

17世紀的北美“捕鯨人”,沒有冰箱,那么多鯨肉能吃完嗎?

捕鯨場景

還有一些捕鯨人,會把繩子直接綁在小船上。這樣的好處就是船員會緊跟他們的獵物,而危險就是他們的小船可能會被拖入深水中——所以有一名船員要手握斧頭,一旦情況不對立刻砍斷繩子。

接下來就是等待了,一直等到鯨耗盡了力氣,捕鯨人才會拉著繩子慢慢接近。此時,專門有一位船員,手持非常鋒利的長矛,朝著奄奄一息的鯨猛刺下去。這一擊必須十分用力,才能刺穿鯨的肺部,徹底終結(jié)它的生命。

之后,船員們就會看到鯨的噴氣孔里噴出大量的鮮血,捕鯨人會讓小船稍微退后一些,因為垂死的鯨會最后掙扎一下。

此時,獵殺一頭鯨的工作就完成了。船員們只要再把繩子綁在鯨的尾巴上,慢慢拉回岸邊就行了。


下面的任務,就是處理這頭鯨了。

17世紀的北美“捕鯨人”,沒有冰箱,那么多鯨肉能吃完嗎?

鯨油廣告

當一頭鯨被拖到沙灘上后,專門負責切割的人就開始工作了。他們用非常鋒利的刀,把厚厚的鯨脂切成一條一條的,然后用繩子拖到遠離海水的地方。之后,再割下鯨的嘴唇,把鯨須剪下來。

這個工作說起來容易,但干起來卻費時費力,非常辛苦。有時候,遇到一頭擱淺在沙灘上幾天的鯨,處理起來更困難——尤其是在夏天,時間一長鯨的尸體就會惡臭難當。沒有及時處理的鯨,尸體會因為腐敗而內(nèi)部充滿了氣體,會專門有人負責去戳破這樣的鯨尸,其危險和痛苦程度可想而知。

鯨須的初步加工比較簡單,晾干以后就可以運走。之后,它們主要會被加工成女士裙裝的裙撐,或者束緊腰身的胸衣,這在當時的歐洲十分流行。而大量的鯨脂,則被煉成鯨油。

17世紀的北美“捕鯨人”,沒有冰箱,那么多鯨肉能吃完嗎?

鯨油

鯨脂在提煉點會被切成小塊,投入到大鐵鍋中“提煉”。高溫讓鯨脂熔化成油,就像煉豬油一樣,鍋里也會剩下一些皮和肉渣——這些廢料有時候會直接扔掉,有時候會成為工人的食物。

總之,因為一頭鯨體型龐大,早期小規(guī)模的提煉點必須加班加點,日夜不停的提煉才行。一般情況下,提煉一頭鯨的鯨脂,可能要花費幾天時間。冷卻之后的鯨油會被裝在木桶里,之后運走銷售。

實際上,提煉鯨油雖然利潤巨大,但工人的工作環(huán)境十分糟糕。分解之后的鯨脂到處都是,再加上不分晝夜的加熱油脂,提煉點附近全部彌漫著惡臭,一般人根本受不了。

這項工作回報巨大,因為不管是歐洲還是北美殖民地,人們都非常缺乏鯨油。鯨油的主要作用,就是照明。燃燒木材會產(chǎn)生大量的濃煙,而其他動物脂肪做成的蠟燭,又比較昂貴。所以,鯨油成了最好的選擇。


最后的問題是,鯨肉呢,怎么吃?

17世紀的北美“捕鯨人”,沒有冰箱,那么多鯨肉能吃完嗎?

切割鯨脂

很明顯,印第安人是吃鯨肉的。早期的歐洲人,也是吃鯨肉的。目前的研究者相信,希臘人、羅馬人、腓尼基人,都吃過鯨肉。中世紀的時候,巴斯克人會把鯨肉腌制或者風干,在歐洲各地進行售賣。

但不可思議的是,17世紀北美殖民地的人們,竟然把鯨肉全都扔了。

專門負責切割的人,把鯨脂取走之后,剩下的其他部分,包括大量的肉,都直接扔進水里,任其腐爛。

這是為什么呢,難道因為沒有冰箱保存?在那個時代,就算沒有冰箱,也完全可以風干和腌制鯨肉,供人們長久食用。他們也不可能害怕鯨肉,因為北美殖民者的祖先,食用鯨肉已經(jīng)有很長一段歷史了。

難道是北美殖民地物產(chǎn)豐富,殖民者根本不屑于食用鯨肉?當然不是,最初的殖民者生活艱難,尤其是面對寒冷的冬天,缺少過冬食物并不罕見。把這么多優(yōu)質(zhì)的鯨肉直接扔掉,也太浪費了吧。

17世紀的北美“捕鯨人”,沒有冰箱,那么多鯨肉能吃完嗎?

捕鯨站

從現(xiàn)有的資料來看,17世紀的北美殖民地,只有極個別人會食用鯨肉。英國捕鯨人威廉·斯科斯比后來說:“對于提高了口味的近代歐洲人來說,把鯨肉作為食物會讓他們感到厭惡?!?/span>

這種解釋似乎在說,鯨肉是屬于比較低等的食物,殖民者不屑于食用。這個解釋似乎有一點道理,因為腌制或風干的肉類,尤其是魚類,雖然在歐洲有很長時間的食用歷史,但基本都是底層人的食物。

貴族階級喜歡更為新鮮的肉類,風干或腌制的鯨肉,主要的顧客可能是窮人。舉個例子,同樣在歐洲歷史久遠的腌鱈魚,17世紀曾被大量運到加勒比海的種植園,作為黑人奴隸的食物。而在西非,鱈魚干可以直接交換奴隸。

所以,屬于腌制和風干的鯨肉,也許同樣被早期殖民者認為是不上檔次的食物,不屑于食用。

總之,早期的殖民者并沒有留下確鑿的證據(jù),能告訴后人他們?yōu)槭裁床幌矚g鯨肉,這也算是一個謎團了吧。

聲明:轉(zhuǎn)載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本網(wǎng)聯(lián)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養(yǎng)魚第一線”微信公眾訂閱號

"養(yǎng)魚第一線"微信公眾帳號和養(yǎng)魚第一線劉文俊視頻號將會定期向你推送本號信息!將為你精誠服務!

文章評論
發(fā)表評論:(匿名發(fā)表無需登錄,已登錄用戶可直接發(fā)表。) 登錄狀態(tài): 未登錄,點擊登錄
電腦網(wǎng)址: http://dollarslicenewyork.com 地址:重慶市永川區(qū)衛(wèi)星湖街道  手機網(wǎng)址:http://m.yc6318.cn
重慶市永川區(qū)雙竹漁業(yè)協(xié)會,重慶市永川區(qū)水花魚養(yǎng)殖專業(yè)合作社,重慶吉永水產(chǎn)品養(yǎng)殖股份合作社,重慶市永川區(qū)豐祥漁業(yè)有限公司
本站聯(lián),微信:ycsh638,QQ:469764481,郵箱:ycsh6318@163.com

ICP網(wǎng)備案/許可證號渝ICP備2020014487號-1

渝公網(wǎng)安備50011802010496號

誠信共建聯(lián)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