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lián)系我們
地址:慶市川區(qū)衛(wèi)道(原雙竹鎮(zhèn))
13983250545

信:ycsh638

QQ:469764481
郵箱:ycsh6318@163.com

斑點叉尾鮰傳染性套腸癥診治:發(fā)病急、來勢兇、傳染快、死亡率高

發(fā)表時間:2022/06/18 21:23:06  瀏覽次數:5542  
字體大小: 【小】 【中】 【大】
西南漁業(yè)網-豐祥漁業(yè)網秉承:求是務實不誤導不夸大不炒作!水產專業(yè)網站為您提供優(yōu)質服務!【鄭重提醒】:本站所有文章,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否則謝絕轉載??!謝謝合~
市場在變,我們的誠信永遠不會變!

深知養(yǎng)殖從業(yè)不易,共謀水產行業(yè)繁榮。不誤導不夸大不炒作不標題黨。用養(yǎng)殖人的語境,讓你在短時間內享用一份精品!

斑點叉尾鮰傳染性套腸癥是我國近年來發(fā)生的一種新型細菌傳染病,以發(fā)生嚴重的腸炎、腸套疊和脫肛為特征,在短時間內即可引起大量死亡,危害很大?嚴重地威脅著斑點叉尾鮰養(yǎng)殖業(yè)的健康發(fā)展?,F將筆者當地2006年發(fā)生的一起斑點叉尾鮰傳染性套腸癥的情況報告如下:

1 流行情況

2006年3月下旬,羅某飼養(yǎng)的1萬多尾斑點叉尾鮰發(fā)生了一種暴發(fā)性傳染病,該病來勢兇猛,具有發(fā)病突然、傳染快、死亡率高等特點。3月24日開始出現死亡,死亡100多尾,第2d,病情非常嚴重,死亡近1000尾,重達216kg。當天下午筆者應邀就診,至3月27日,死亡叉尾鮰共達800多公斤,死亡率達40%,有的網箱達60%以上。

(叉尾鮰套腸病病魚病魚出現明顯腸套疊,圖源:通威農牧)

通過臨床觀察、病理剖解初步診斷為斑點叉尾鮰傳染性套腸癥。筆者采用復方新諾明、氧氟沙星進行交替使用治療,同時進行藥敏實驗,采用高效藥物如強力霉素、氟苯尼考進行科學治療,一周后病情得到緩解,除零星死亡外,沒有大規(guī)模的死亡現象發(fā)生,5d后病情基本得到控制。期間死亡數達1000kg以上,以每尾魚0.216kg計算,死亡率達46.3%,治愈率53.7%,造成較大的損失。在治療期間,將病料進行實驗室檢查,進一步確診為傳染性套腸癥。

(叉尾鮰套腸病,圖源:水產家)

據調查,該病主要發(fā)生在春夏,主要感染斑點叉尾鮰魚苗、魚種和成魚均可感染,其他鮰科魚類也可感染,以3~5月高發(fā),一般是每年的3月下旬或4月初開始發(fā)病,發(fā)病水溫多在16℃以上,病程在2~5d左右,并隨水溫的升高病程縮短。

(叉尾鮰套腸病病魚病魚出現明顯腸套疊,圖源:通威農牧)

2 臨床癥狀

發(fā)病初期,病魚表現為游動緩慢,靠邊或離群獨游,食欲減退或喪失,鰭條基部、下頜及腹部充血、出血。隨著病程的發(fā)展,病魚腹部膨大,體表出現大小不等、色素減退的圓形或橢圓形褪色斑,以后在褪色斑的基礎上發(fā)生潰瘍。小的潰瘍灶直徑0.2~0.3mm,大的潰瘍灶直徑達2cm;部分魚垂死時出現頭向上、尾向下、垂直懸掛于水中的特殊姿勢。

(叉尾鮰套腸病病魚體表形成褪色斑,圖源:通威農牧)

3 病理變化

解剖時可見病死魚主要表現為腹部膨大,肛門紅腫外突,有的魚甚至出現脫肛現象,后腸段的一部分脫出到肛門外,剖開體腔,腹腔內充滿大量清亮或淡黃色或含血的腹水,胃腸道內沒有食物,胃底部和幽門部粘膜充血、出血;腸道充血、出血,腸壁變薄,腸腔內充有大量含血的粘液,腸道發(fā)生痙攣或異常蠕動,常于后腸出現1~2個腸套疊,套疊的長度為0.5~2cm,發(fā)生套疊和脫肛的腸道明顯充血、出血和壞死;部分病魚可見前腸回縮進入胃內的現象;肝腫大,顏色變淡發(fā)白或呈土黃色;或膽囊擴張,膽汁充盈;或脾、腎腫大,淤血,呈紫黑色;或鰾和脂肪充血。

(叉尾鮰套腸病,圖源:水產家)

4 實驗室檢查及診斷

4.1 病原分離及形態(tài)學特征

無菌采取病死魚的肝、腎進行病原菌分離和瓊脂平板試驗??梢娫摼隇楦锾m氏陰性桿菌,極生多鞭毛,無莢膜,無芽孢,在普通營養(yǎng)瓊脂菌落呈灰白色、圓形、表面光滑、邊沿整齊的半透明菌落;在兔血平板上出現明顯的β溶血環(huán)。

(叉尾腸型敗血癥,圖源作者:王明闖)

4.2 病原菌生理生化特性

將病原菌分離后進行生理生化試驗,可見該病原菌為非發(fā)酵型,嚴格需氧,生長溫度范圍為15~41℃,最適生長溫度為25~30℃,對除麥芽糖和甘露糖以外的多種糖類不利用產酸,氧化酶陰性,DNA酶、蛋白酶、脲酶、賴氨酸脫羧酶陽性?MR、VP陰性,H2S陰性,凍化牛奶,液化明膠。

(脫肛,圖源:網絡)

根據該菌的形態(tài)學特征和生理生化特性初步確定為嗜麥芽寡養(yǎng)單胞菌,由于試驗條件的限制,本病沒有進行16SrDNA序列分析。

根據臨床癥狀、病理變化、形態(tài)學特征和生理生化特性,確診為斑點叉尾鮰嗜麥芽寡養(yǎng)單胞菌感染,臨床上根據其特征性變化稱為斑點叉尾鮰傳染性套腸癥。

(叉尾鮰套腸病,圖源:水產家)

5 防治

5.1 預防

加強飼養(yǎng)管理,改善水體環(huán)境條件,科學飼喂,盡量減少低溶氧和惡劣的水環(huán)境等應激因子的刺激,特別是高密度會增加本病發(fā)生的機會,故放養(yǎng)密度不宜過大,并經常加注新水。

(叉尾鮰套腸病,圖源:水產家)

5.2 治療

5.2.1 環(huán)境工具消毒

發(fā)病魚池或網箱用過的工具要徹底消毒,病死魚要及時撈出,不能到處亂扔。水體消毒可用漂白粉1g/m3;漂白粉精(有效氯60% ~65%)0.2~0.3g/m3;二氧化氯0.1~0.3g/m3 或二氯海因、溴氯海因0.2~0.3g/m3全池潑灑或網箱水體消毒。

5.2.2 投喂藥餌

投喂藥餌用復方新諾明第一天100mg,第二天開始藥量減半,拌在飼料中投喂,5d為一個療程;或氟哌酸、氧氟沙星、洛美沙星每天每千克魚用10~30mg,制成藥餌投喂,每天一次,連用3~5d;或阿齊霉素、慶大霉素和強力霉素、氟苯尼考等每千克魚用5~20mg制成藥餌投喂,每天一次,連用3~5d為一個療程。一般在1~2個療程即可控制該病。但嗜麥芽寡養(yǎng)單胞菌感染在經過治療、癥狀消失后?往往具有較高的復發(fā)率,可達到10% ~45%。

(叉尾鮰套腸病,圖源:水產家)

6 小結與討論

6.1 本病所造成的經濟損失大小與藥物使用的早遲有關,如果懷疑為本病發(fā)生時,應盡快做病原菌的分離鑒定和藥敏試驗,選擇敏感藥物進行治療,若疾病已開始流行,來不及做病原的分離鑒定和藥物敏感試驗時,可先用一些藥物投喂,隨后再根據藥物敏感性試驗的結果進行科學用藥。

6.2 嗜麥芽寡養(yǎng)單胞菌具有多重耐藥性,對多數常用的抗菌藥物都有抗性,且對一些開始敏感的藥物也很快會產生耐藥性,且有時在相同病例分離的不同菌株的抗藥性都不盡相同,因此對藥物的治療選擇非常困難,給該菌感染的治療帶來很大的困難,在此與同行探討。

6.3 采取樣本進行檢驗時,要注意:

①采取癥狀明顯、具有代表性的斑點叉尾鮰病魚進行檢查;采樣要取活體或瀕臨死亡的斑點叉尾鮰病魚,采樣時間越早越好;采集病魚整體時,一般根據大小采取10~20尾即可;活魚用充氧袋封裝,保證氧氣充足,使之成活;用泡沫箱封裝,先在箱底鋪一層冰,頭腹向上,層魚層冰,加封頂冰,使魚體溫度保持在0~5℃。

②采血應在發(fā)病期、并未經藥物治療期間進行,血液應脫纖或加肝素鈉抗凝劑,但不可加入抗生素,用經滅菌消毒的帶蓋塑料離心管盛裝,密封后,貼上標簽,用泡沫箱封裝,并在離心管周圍加冰塊,使血液病料溫度保持在0~4℃,若不能及時運送,須置4℃冰箱內作暫時保存,但時間不宜過久,以免溶血。

來源:江西水產科技2008年第1期(總第113期)

致謝作者:周曉蘭 蘇紹東 廣西賀州市八步區(qū)桂嶺漁牧獸醫(yī)站

配圖:西南漁業(yè)網,并對內容略有修改

另請參閱:

斑點叉尾鮰(鉗魚)以及鮰科魚類腸道敗血癥及其防控措施

ICC和ESC:斑點叉尾鮰腸套疊癥和腸型敗血癥的診斷及防治

水產實踐人士,共謀漁業(yè)繁榮!敬請關注我的頭條號@漁人劉文俊,更多精彩內容請登錄西南漁業(yè)網和養(yǎng)魚第一線公眾號,本文原創(chuàng)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如有不同見解或者內容補充請私信或留言或評論分享!#魚病##水產養(yǎng)殖##魚病防治##品種##魚#

聲明:轉載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本網聯(lián)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養(yǎng)魚第一線”微信公眾訂閱號

"養(yǎng)魚第一線"微信公眾帳號和養(yǎng)魚第一線劉文俊視頻號!將會定期向你推送本號信息!將為你精誠服務!

文章評論
發(fā)表評論:(匿名發(fā)表無需登錄,已登錄用戶可直接發(fā)表。) 登錄狀態(tài): 未登錄,點擊登錄
電腦網址: http://dollarslicenewyork.com 地址:重慶市永川區(qū)衛(wèi)星湖街道  手機網址:http://m.yc6318.cn
重慶市永川區(qū)雙竹漁業(yè)協(xié)會,重慶市永川區(qū)水花魚養(yǎng)殖專業(yè)合作社,重慶吉永水產品養(yǎng)殖股份合作社,重慶市永川區(qū)豐祥漁業(yè)有限公司
本站聯(lián)微信:ycsh638,QQ:469764481,郵箱:ycsh6318@163.com

ICP備案/許可證號渝ICP備2020014487號-1

渝公網安備50011802010496號

誠信共建聯(lián)盟